时间:2025-03-30 19:00:23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讯员江群能 记者张林霞
春日的江西鄱阳湖畔,清波荡漾,白鹭翩跹。在上饶市余干县康山大堤江豚湾,“微笑天使”江豚频频跃出水面,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这份宁静背后,是上饶市几年来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总磷污染攻坚的累累硕果。
今年年初,鄱阳湖上饶湖区传来捷报:总磷平均浓度从2021年的0.067mg/L降至2024年0.053mg/L,改善率为20.89%,连续3年刷新历史纪录。这看似微小的数值变化背后,是一场智慧监管、精准发力的生态治理攻坚战。
党政统筹,构建治磷“一盘棋”
“以前湖水经常泛着油花,水草上黏着一层绿藻。这几年明显好多了。”余干县康山乡山头村涂相锋说起了自己生活在鄱阳湖边的感受。
曾几何时,鄱阳湖上饶湖区这片水域饱受总磷削减困扰。总磷超标背后是复杂的污染矩阵:沿湖入河排污口携带农业面源污染,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精养鱼塘排放氮磷......
面对困局,上饶市委、市政府将总磷治理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全市12个县(市、区)间均签订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出台《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30)》,明确“五源共治”路径,构建“控源—截污—修复”三位一体治理体系。
“在白沙洲断面上游架设浮桥,取消长山岛渡轮往来,避免船只运行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断面水质。”鄱阳县副县长李祖峰说。
在前期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24年10月,鄱阳县召开由交通、水利、环保、公安和双港镇主要领导参加的县长办公会,具体推进总磷污染防治工作。
“总磷治理不是环保部门‘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协奏曲’。我们组织湖区乡镇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会或座谈会,对水环境保护进行部署落实。”上饶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黄宇边介绍边点开手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群,一张张巡查照片和视频映入眼帘,护水动态直通决策层。
2021年以来,上饶市累计投入超40亿元实施25个重点项目,将“九龙治水”变为“全域联动”。上饶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队调研督导,全市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研判、年考核”工作机制,形成“高位推动、部门协同、县区联动”的攻坚格局。
靶向施策,打出治磷“组合拳”
“我们委托省环科规划院实施水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和水生态考核遥感指标监测摸底调查,全面摸清了鄱阳湖上饶湖区生态底数。”黄宇指着两本厚厚的项目报告说。
在科研机构支持下,上饶开展总磷源解析研究,精准锁定污染源头。针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贡献率差异,实施“一企一管”排污改造和农业面源污染分类治理。
几年来,上饶市拆除滨湖区域芡实种植1.3万亩、不达标养猪场1247家,对1.4万亩水产养殖实施“人放天养”。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2%。
在余干县大明湖畔,“猪—沼—果”生态循环体系正高效运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06%。这是上饶农业治磷的缩影。
“过去污水简单处理就入湖,现在通过‘毛细血管’直通处理厂。”鄱阳县城管局副局长陈哲告诉记者。
上饶全市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农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99套,余干县141公里污水管网完工,让城乡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
上饶市在生态修复领域也挖掘减磷潜力,181处非法矮围和西山无念岛旅游设施被拆除。同步推进滨湖防护林、农田林网建设,信江源头涵养林覆盖率提升至85%,退化湿地修复面积达3万亩。插旗洲候鸟栖息地通过生态补水、植被恢复,已成为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五星级驿站”。
这场攻坚战远不止于此。上饶市还构建起“陆水统筹、河湖共治”的立体防控网:排查288家涉磷企业,对188个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溯源,鄱阳湖湖区底泥清淤面积超161万平方米……
“总磷治理不能‘就水论水’,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上饶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刘宇鸣介绍说。
科技赋能,织密监管“一张网”
深夜两点,渔政执法艇的探照灯划破黑暗。
“停船,接受检查。”随着一声断喝,一艘涉嫌偷捕的民船被截获。
日前,江西首个以 “渔鸟” 命名的康垦鄱阳湖渔鸟生态保护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开展“零点行动”,上述涉嫌偷捕的民船主要是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精准锁定违法轨迹。
这套系统依托雷达、光电、AIS系统构建起水陆空立体监管网。所长郑锦轻点鼠标,无人机巡航画面实时传回。
“过去靠人海战术,现在有了‘电子眼’‘顺风耳’后,2024年非法捕捞同比下降82%。”郑锦说。
在鄱阳湖白沙洲断面,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动态更新总磷、氨氮等9项指标数据。
“以前是人工采样,现在数据每4小时更新一次,异常情况可即时预警。”鄱阳生态环境局局长沈德春介绍说。
上饶鄱阳湖区船舶污染治理同样插上“智慧翅膀”。251艘运输船舶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油水分离器,污染物接收转运全程通过“船E行”APP追踪。湖区两处接收站累计处理污染物2172单,实现“接收—转运—处置”闭环管理。
“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结合走航监测和微型水站,形成‘在线监测+人工核验’水质监测模式。”上饶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科科长吕凤麟说。
经过几年的攻坚治理,工作成效在生物多样性恢复中得到印证:鄱阳湖上饶湖区江豚数量最高达到200多头,观测频次增加37%;越冬白鹤数量突破4000只……
“守住鄱阳湖一湖清水,是使命更是责任。”上饶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文表示,“2025年,我们力争上饶湖区总磷浓度再降6%,圆满完成鄱阳湖上饶湖区水质达标的任务。”
碧空如洗的春日,江豚湾湖面泛着细碎的银光,两头“水中大熊猫”借着雨后丰沛的水势腾跃而起,被半蹲在栈道旁的游客们用镜头记录下来。当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深度融合,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脉络,上饶这片承载着“候鸟低飞、渔舟唱晚”诗意的土地,必将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编辑:孙浩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中国环境APP | 14小时前 浏览量:54
中国环境APP | 1天前 浏览量:100
中国环境APP | 14小时前 浏览量:10
中国环境APP | 1天前 浏览量:67
中国环境 | 15小时前 浏览量:29
| 12天前 浏览量:1
新华社 | 2小时前 浏览量:42
| 5天前 浏览量:0
新华社 | 2小时前 浏览量:40
新华社 | 2小时前 浏览量:32
河北日报 | 5小时前 浏览量:52
人民日报 | 8小时前 浏览量:61
中国环境APP | 8小时前 浏览量:6
广州日报 | 10小时前 浏览量:61
南方都市报 | 12小时前 浏览量:62
中国环境APP | 13小时前 浏览量:57
新华社 | 13小时前 浏览量:35
生态环境部 | 13小时前 浏览量:55
中国环境APP | 14小时前 浏览量:37
南方都市报 | 14小时前 浏览量:67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