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9 11:30:14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乔建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仍是重点。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碧水保卫战目标任务、实现圆满收官是一场硬仗。
如何决战决胜?各地又将聚焦哪些领域打好标志性战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结合本地实际,明确了各自的工作重点。
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绘就美丽中国海洋画卷
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生动缩影,更是“十四五”期间海洋生态保护的重头戏。
广东省海岸线长、海湾多,以“美丽海湾”为重要抓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东省“十四五”碧水保卫战的重点。
《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冲刺收官目标任务,广东省已擂响了战鼓。
“今年,我们计划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支持4个基础条件好、可见成效的美丽海湾建设试点。”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表示。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广东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2020年以来,湛江市先后投入约74亿元推进海湾治理。通过系列举措,金沙湾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湾内红树林从2019年的325公顷增加到385公顷。当地因此得以开展全国首个蓝碳交易,反哺红树林后期管护,形成了稳定的良性循环机制,生态功能明显提升。早在2023年,金沙湾就吸引游客约800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收入超80亿元。
“全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不仅可以支撑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还能不断提升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徐晓霞说,“十四五”收官之年,广东省将继续强化陆海统筹治理,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引导社会资金和政府投入共同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等措施,打造更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海湾。
加快美丽河湖建设,创造亲水近水的绿色空间
美丽河湖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山城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两江环抱,水韵悠长。当地湖库水质的好坏,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已先后建成美丽河湖、幸福河湖38条。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重庆市的治水之路任重道远。
“目前,重庆市已全面启动新一批50余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力争在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中取得更大成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说。
水质不好,难谈美丽。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临江河曾经因管网缺失、污水直排等问题,成为脏水河、臭水沟。当地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之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临江河又回来了。改善水质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较2021年增加了2600元。
如何持续保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为居民创造宜居宜游的亲水空间,也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坚实保障?
余国东表示:“治水要抓住‘牛鼻子’。‘十四五’收官之年,打好美丽河湖这场碧水保卫战标志性战役,重庆将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争取在今年累计建成30条美丽河湖、50条幸福河湖,让老百姓畅享水清岸绿的生态福利。”
实施稳定达标攻坚,破解小流域治理之困
在碧水保卫战中,近年来,四川全省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治水答卷”。但小流域治理一直是当地治水的难点、堵点。
目前,四川省小流域面临生态流量难以保障、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困难、水源涵养功能受损、河流岸线遭破坏等治理难题。而且,全省2816条小流域中,许多未设监测断面,治理难度大。
破解小流域治理之困,亟须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创新的模式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扫清障碍。
去年底,四川省盐边县力马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以下简称力马河项目)主体全面完工。
这一项目通过整合“向水要地”专项资金450万元,从水库铺设供水管网到田间地块,不仅为项目区提供灌溉水源,还显著改善了小流域生态环境,原本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力马河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当年见效的实践说明,只要精准施策、高效执行,就能书写出生态治理的亮眼篇章。
“今年,我们在巩固水质领先地位的同时,锚定小流域综合治理,将重点推进釜溪河、富顺河、濑溪河等小流域治理,强化枯汛期污染物溯源和强度分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说,“同时,还将重点整治湖库、排污口、黑臭水体、工业园区等问题,还要加强水质易反弹断面管控,实施小流域稳定达标攻坚和跨市河流联防联控治理。努力打一场漂亮的碧水保卫标志性战役。”
代表委员们为“十四五”碧水保卫战绘制的“作战图”,不仅是对绿水青山的守护,更是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承诺。只要各地有勇气、敢担当,碧水长流的美丽图景从蓝图变为现实也将指日可待。
编辑:邹祖铭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